资本趋之若鹜的共享单车带火了“共享经济”,“共享充电”概念应运而生。共享充电宝现在有这些公司:倍电、三电一兽等,如同之前共享单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了各大城市的每个街道,共享充电宝似乎也在一夜间火了起来,遍布了每个逛街和吃饭的地方。
而王思聪更是怒怼共享充电宝,一条“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,立帖为证”的朋友圈再次把所有人的眼球都聚焦到这个新事物上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共享充电宝的风口起于2017年清明节前后,而根据不完全统计显示,目前这条赛道上的公司已经有几十家,超过百余家机构布局,投资人名单上不乏腾讯、金沙江创投、IDG、SIG、高瓴资本等一线投资机构。数据显示,2020年全球移动设备用户数超过50亿,中国超过10亿智能手机用户,每天大概有十几亿次充电行为,全国每年至少超500亿次在外充电需求。
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共享充电宝企业,主要采用两种模式。
一种服务商模式:服务商缴纳一定比例的押金,公司提供设备,公司抽取机器收益的20-30%,服务商自行与商家商谈收益比例,一般商家收取的收益比例为40-50%.那么服务商能够赚取的收益为机器收益的10-20%。
一种是代理加盟模式:代理商向共享充电宝公司购买机器,代理商拥有机器的所有权,投资金额大小由购买机器的数量决定,一般这类公司机器价格都是由拿货量决定,量大而价优,同时代理商享受机器产生收益的90-100%。
如今共享充电宝已经成为共享经济的当红风口,成为了很多人的理想投资目标。推荐阅读:共享充电宝怎么合作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也有用户在呐喊,“共享充电宝”正试图破坏我们的努力。它给懒惰、不节制的人群提供了更懒、更不节制的便利条件。一线城市的这些懒人有赖于此可能变成懒鬼,乡下懒人因为共享充电宝设备覆盖不及尚有自救的机会,痛定思痛之后变成节制、科学的人,具备了完成逆袭的基本素养。
(图片来源于倍电)
各方对于共享充电宝态度各异,或许随着进入企业的增多,像共享单车一样,共享充电宝能独辟蹊径,在技术和资本的助力下,找到**的模式。